早期在高雄台北間,
自強號的標準停靠車站數大約是8站(如下表A),視車次增減停靠站。
停最少站的當然就是當年的1018次與1019次,沿途僅停靠台南(經海線)。
此外另外還有1017次(板橋直達台中)、1009次(台北直達新竹、新竹直達彰化)、1020次(嘉義直達台中)等幾班看板列車,停靠站非常優越。而當年的岡山、斗南、員林三站一天都只有停靠1至2往復的自強號。
1996年,在PP大量進口之後,大批的莒光號被改為自強號行駛,
自強號的「標準停站」也漸漸調整為13站(如下表B)。
極盛時期共有1010、1016、1034、1011、1027、1033、1035、1041等班次是此停站模式,
此外加班車也是以停靠這13站為圭臬。
隨著高鐵通車,莒光號停站復興號化,自強的停靠站也持續增加著。
除了潭子、社頭、大林、民雄等「民代停靠站」的出現之外,北高間自強號的標準停站也漸漸增加到15站。
跟原本的13站相比,竹南站幾乎成為自強號的全停站,大多數的列車是以這14站為基礎,另外在途中再多選一站停靠(如下表C)。
A | B | C | |
高雄台北間 停靠站 (經山線) |
台南 嘉義 彰化 台中 新竹 中壢 桃園 板橋 |
台南 新營 嘉義 斗六 員林 彰化 台中 豐原 苗栗 新竹 中壢 桃園 板橋 |
台南 新營 嘉義 斗六 員林 彰化 台中 豐原 苗栗 竹南 新竹 中壢 桃園 板橋 |
以下任選一站停靠: 岡山 永康 善化 民雄 斗南 田中 樹林 |
|||
合計 | 8 | 13 | 15 |
值得注意的是,2011年9月28日改點後,北上的班表在07:00~14:00(高雄站發車時間)已經幾乎達成定型化班表。
停靠站遵循標準停站(如下表),高雄固定整點發車,
高雄到台北的行車時間也統一為4小時50分 (112次停靠海線6站,行車時間為5小時整)。
高雄(發) | 台中(發) | 台北(到) | 停靠站 | 備註 |
07:00 | - | 12:00 | 善化 | 經海線 |
08:00 | 10:33 | 12:50 | 田中 | |
09:00 | 11:33 | 13:50 | 岡山 | |
10:00 | 12:33 | 14:50 | 斗南 | |
11:00 | 13:33 | 15:50 | 善化 | |
12:00 | 14:32 | 16:50 | 永康 | |
13:00 | 15:29 | 17:50 | - | |
14:00 | - | 18:50 | 岡山 | 經海線 |
其他停靠站:台南、新營、嘉義、斗六、員林、彰化、台中(經山線)、豐原(經山線)、苗栗(經山線)、竹南、新竹、中壢、桃園、板橋。 |
對於中短途移動而言,這樣的班表是比較便利記憶與辨識的。
不過,越拉越長的行車時間,讓人在北高間完全不會考慮搭自強號。
現在就算是138次加班車的停靠站(台南、嘉義、彰化、台中、板橋),4小時15分搭配843元的票價也沒什麼吸引力了……